专利交易陷阱和骗局你知道吗?
买专利 > 企业专利交易 访问量:在专利交易中,特别个人私底下交易,认为不通过中介会划算不少,确不知道常常掉进了骗子全套,下面小编举例几种常见的行骗方法,专利人在操作流程中需要留意。
1、以购买专利为名义,将专利权人骗到行骗者当地,在宾馆中两方商谈转让细节,以博得专利权人的信任,貌似一切都已经谈妥,还煞有介事地要求回扣,然后提出由专利权人请客以联络与其单位领导的感情,由于请客吃饭在商场上很常见,就让人放松了警惕。被领到一家不怎么起眼的小饭店(人们常常认为小饭店价格高也高不在哪里),直到结帐时,才发现其价格让人瞠目结舌(5、6百元,甚至近千元),自个是进了黑店。由于这时是不是被骗依然无法识别,专利权人在无法分辨的情形下还是如实支付了帐目。下面,对方所允诺的参观其企业的行程安排就开始变为漫长的拖延和等待。如果,对方发现专利权人对合同缺少知识,则下一轮欺诈即又告开始!
这类诈骗手段在经济发展的今天的确让人难以相信,但是如果是发生在某一些经济落后的地区,则又是可以被理解的,感觉十分可气!如果在出发前要识别,则非常简单,向对方索取其开户银行、开户帐号及税号资料,基本上的信息了解是必须的。
2、以高价作饵,不进行或只是进行极少量的细节磋商,要求发明人直接到骗子所在地签订协议。届时,临时找来几个托并假称也是专利权人,由这些托与发明人竞争,最终以跳楼价格买下发明人的专利。这时,由于发明人已经付出了高昂的差旅投入并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最终常常只能选择接受命运。识别的方式是在早期就每一个细节与其进行详细磋商,骗子们常常考虑的只是拼命打压价格,细节压根就没有考虑过而且压根不懂也不谈!
3、以高价作饵,不进行或只是进行极少量的细节磋商,要求发明人直接到骗子所在地签订协议,而且早期商谈着重强调要进行专利公证,貌似很可靠,实际上到了该地区并签定了协议后对方就下落不明了!他的真实目的就在于骗取公证费用及其它费用。公证单位的确是真的,但费用价格不对,差价被骗走,且并不会支付任何转让金额,由于对方以虚假身份作掩护,发现问题时压根找不着他的存在;或是由其同伙乔装公证人进行团伙诈骗!
识别的方式主要还是早期细节磋商进行试探,一定要到真实的公证单位进行公证,而且要保证 咨询或公证时的公证人的确身份真实而并不会是徘徊在公证处内的外来闲散人员!与此我们还发现,使用这类骗术的骗子们常常从不主动给发明人拨打长途电话,由于他自己说到底囊中羞涩,如果接到来信后不要急于回电话,反而是拖它几天,再打电话时,通常发现其手机早已被停机,一种原因是付不起手机费,另一种原因是他需要变更号码便于躲避受骗者的查找,因而,应对这类骗术,拖延可能也是一个识别的好方法!
4、泡沫购买法--与发明人联络,表明很有购买诚意,价格也还算可以,但强烈要求公证,而且强烈要求依照比例支付,例如签署合同时支付60%,产品合格后支付剩下的40%!必须强调,这类方法难以判定其到底是企业的保护性行为或是预存欺诈行为!如果是属于欺诈,诈骗方的主要目的就在于在产品投产后,以产品不过关为借口拒绝支付剩下的款额比例,由于早已作出公证,发明人如果不懂法,将难以收回其余的利益!说它难以识别,主要是因为诈骗方企业本身有一定的规模,需要技术改造但资金短缺,使用这类方法来获得以少量资金杠杆获取大额专利权的目的。对于这类可能存在的欺诈行为,只要是发明人确实早已获得专利证书,倒也无须担心,由于法律对此有明文规定,只要是获得专利权,法律将自动认为其早已可以被所在领域内的一般技术人员所理解,由于任何真实专利都是属于公开技术,因而,法律规定只要是对方选择购买某专利(特指专利权转让性质的商业行为),即自动认为其早已对该专利的实施效果有了充分的认识和肯定。生产为产品时,产品是不是合格受许多因素制约,产品是不是合格与专利是不是有效无必然性联络!我国国内有关这样的情况早已出现了大量类似案例,毫无例外的是判定发明人胜诉。
企业从这一角度提出自己的条件,本身就反映了其对于法律的无知!只不过各位专利人最好或是多一个心眼,说到底法律诉讼的时间很长,如果最后对方企业根本无力支付剩下款项,无论从任何一个可能的处理方法而言,说到底对于自己要造成损失!总而言之,如果在洽谈中发现持这类条件的对方态度生硬、死报着以上谈判条件不放,请千万小心!
专利人需要注意的:
1、专利人要摆脱急于求成的心理,心态避免急躁,要平和。
2、专利人要多听听,多看看,多思考,时时刻刻保持警惕性。对自动找上门来的单位与个人都应当做多方了解,摸清对方的底细,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损失。
3、找寻合作时,尽量通过信誉良好的中介结构。
4、要切实履行正规办理手续,不要贪图眼前小利。要按法律程序要求定合同、公正、纳税、通过专业代办处办理转让办理手续。